来自一线走进隔离区,倾听她们的故事

时间:2024/9/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下面这个是感染内科副护士长张秋菊的请战书

她在请战书这样写到,现在病毒肆虐,疫情当前我责无旁贷。我作为感染科一名副护士长,更应该更应该做一个奉献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新冠共进退,报答党和单位对我多年的栽培,尽心尽责,无论生死。

她有着三十多年的感染科护理经验,年也在抗击非典的前沿一线工作,她对感染科的各种防护流程有着丰富的经验。她,家中也有一个年迈体弱多病的的婆婆,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丈夫许光荣是我院普外科大夫,婆弟弟许光锋则是感染科副主任,同样在抗击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弟媳姜晓曼在我院神经内科担任着副护士长、儿子许勃在郑州参加规培,医院一线科室工作,年迈多病的婆婆就只有丈夫和弟媳两人轮流抽空照顾。

(图为其婆弟弟许光锋在隔离病房)

她叫沈杏花,她是感染科副护士长、十七年前的她还是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护士。那一年,非典来袭,她响应组织号召,第一梯队进入非典的救护组。她用实际行动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今天的她,医院感染科的一名副护士长,她觉得在各项治疗冠状病毒性肺炎活动中,她熟悉防护措施和流程,她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更应该用职业精神以责任担当。

沈杏花已有90多岁高龄的奶奶病重,她奶奶平时也是最喜欢这个孙女,病重的奶奶非常想念她,但是她现在在隔离病房工作,不能离开,只能通过视频与奶奶见面、聊天。

她想做一个奉献者、志愿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新冠肺炎共进退。

她叫张利华,是一位感染病区的一名护士,17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从事感染护理工作,她也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与患者接触最早的护理人员,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工作或顺心或不顺心,都是始终如一的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从不把个人感情问题参杂到我的工作中。我把“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作为职业的追求,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这份神圣的职业,“视病人如亲人”。

在她的从业生涯里,曾经参加过各种大大小小的抗疫狙击战,包括:手足口病高发期,甲流、乙流高发期等;一天天,一年年,日积月累,还是没有躲过自己的劫难,年张丽华被检查出来了强直性脊柱炎和糖尿病,有时候白班夜班轮头转,后背痛的直不起来,只能用止疼药物来止痛,每天靠吃药稳定病情,一旦病人有需要她还是会忍着痛,面带微笑走在病人面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元月22号,她就开始接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接到疫情防控救治任务通知,第一时间请缨到一线隔离病房,回到家告诉老公我们将要被隔离的消息,她老公王子林说到:“你放心去吧,家里别担心,我们作为医务人员,这时候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她有正在读高中的女儿,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儿子,但是,现在疫情肆虐,不舍小家,怎能为大家,在他隔离的第二天,她的老公王子林打电话告诉她,他们身为扶贫队员,也回村里参加抗击疫情。这样她们两岁的儿子只有靠婆婆来照顾。她现在已经坚持十多天,领导担心她的的身体,曾与她谈话劝退出一线,坚强的她表示,国家有难,大家都在坚持,她也不能落队,坚持到实在不能坚持。她要求继续留在一线工作,她说做为一名护理人员,这是她的职责。

她叫靳利娟,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主管护师,本科学历,年参加工作,17年来始终遵循:实行人道主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视病人如亲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感染科是一个特殊科室,自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非典、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等各种传染病积极参与传染病的抢救好护理工作。

年春节大年初二,靳丽娟在感染科二病区上了一天责任班,下午16:30分接到领导电话,让她直接到一楼隔离病房值新冠肺炎的一线夜班,疫情面前,命令就是责任!她二话没说答应接着上班。那一天,她爱人也在值新冠肺炎的一线班,只能暂时把孩子托付给年老体弱的公婆照看,二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当时她们夫妻二人已经顾不上家庭的琐事,她说,国家有难,她们必须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同舟共济,不曾懈怠。值班期间,为了不浪费一套防护服,不敢喝水,三餐吃稠不吃稀已成为新冠一线人员的早餐标准。每当有新的感染者送过来,她内心都有说不出的难过,现在送来的是一个人,但有可能感染的是一个家庭甚至是更多的人,怎么能不痛心,因为处身一线,没有人比她们更了解感染者的实际状况以及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她说:“作为一名护士,会尽我所能去救护更多的患者,疫情不去,我们不退!”

她叫朱翠,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于年参加工作至今17年整,年没有加入抗击非典的行动她一直感到遗憾。此次新型肺炎来临之际,当时,她正在艾滋病房值班。大年初二,本是举家团聚的好日子,她突然接到护士长的电话,护士长说科室有个哺乳期的妈妈,考虑到特殊情况,大家不想让这位同事参与此次肺炎的高危风险中,问她愿不愿意替代同事去一线参与抗击新型肺炎的战斗中,她毫不犹豫的向护士长坚定明确的表明了赞同的态度。

挂掉电话后,她就在心里盘算怎么安排两个孩子和年近七十的老父亲的生活起居情况,她对女儿说:“闺女,你每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jbbj/136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