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炎干祖望黄煌曾庆琪三位

时间:2022/3/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分享人:脉景整理分享

经方治疗中耳炎,三位教授各有千秋。脉景整理分享,仅供参考学习。

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

干祖望教授:五苓散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方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黄煌教授:柴归汤(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

医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曾庆琪教授:葛根汤

下面分别详细分享三位教授关于的精品医案

治疗中耳炎

干祖望教授:五苓散

病人病症详情:

胡某男30岁

三月前因听力下降,耳痛、医院耳科专科检查,治疗无效。后耳内堵塞感加重,左耳流脓不止,需进行抽液,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于干教授处就诊。搜检左耳部肿胀较轻,充血不显,流脓量大且清晰色白。

体胖,面黄,口渴,苔湿润,脉滑数,饮食睡眠大小便可。

干祖望教授处方:五苓散加蚤休

猪苓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5g、桂枝8g、蚤休10g(5剂)

病人反馈:5剂后耳内脓液消失,外耳道干燥,溃孔模糊难见,病人整体状态良好。

干祖望教授点评:凡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之炎热症状已消失而脓性分泌物很多者,常用五苓散治疗。

治疗中耳炎

黄煌教授:柴归汤(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

病人病症详情:

张某女61岁

感冒后右耳胀闷,耳鸣,耳聋两个月,诊断为卡他性中耳炎,给予消炎药物和抗病毒类药物治疗无效后,采用咽鼓管吹张术并予皮质类固醇及酶制剂治疗,亦未见效。来我处以中医治疗。

刻下:主诉耳鸣,耳聋,细小声音不闻,胀闷尤甚,心情烦躁,睡眠差,平时脾气暴躁,多疑,舌苔白,脉呈弦象。耳鼻喉科检查,耳内有大量积液。

黄煌教授处方:柴归汤(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茯苓30g、泽泻30g、白术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5剂水煎服)

病人反馈:

二诊前症感觉稍轻。情绪稳定,睡眠改善。药已中的,前方不变再进五副。

三诊病人面带欣喜,诉胀闷无,耳鸣,耳聋大轻。耳鼻喉科复查,耳内积液减少。

黄煌教授处方:柴归汤(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茯苓60g、泽泻30g、白术3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5剂水煎服)

备注:处方药量有变化请注意!!!

病人反馈:

四诊前症已不明显,惟有静时有所不适。病势已挫,当一鼓作气消灭残局。守方嘱再进七副。

五诊病人已无任何不适,耳鼻喉科检查,耳内积液无。

黄煌教授点评:该病人之卡他性中耳炎乃外感所致,在西医各种方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求中医治疗。余偏用经方疗之。一据病人柴胡体质;二辨病所为少阳带;三识病人有淤血水毒停蓄。故用小柴胡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而收功。

治疗中耳炎

曾庆琪教授:葛根汤

病人病症详情:

一位青年小伙,因遗精在曾教授门诊接受中药治疗,反馈效果很满意。复诊时自诉近日外耳道疼痛,颈部不适,非常苦恼,偶感发热,曾有两个月中药治疗中耳炎的病史。因在曾教授门诊治疗遗精,康复明显显著,便让曾教授为其治疗耳朵疼痛病症。

曾庆琪教授处方:葛根汤

葛根30g、麻黄12g、桂枝12g、白芍10g、生姜9g、大枣20g、甘草9g(21剂水煎服)

病人反馈:三周治疗复诊时,耳部痛痒明显好转。

曾庆琪教授点评:“葛根汤”原是古代的醒酒方,温和的发汗剂,有散寒舒筋之效,有解热、镇痛、抗过敏、改善头面部供血,适用于头痛、颈痛、项背僵急、嗜睡、大便溏薄等症候。

我常用于头面部慢性炎症,如痤疮、慢性鼻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尤其适应于体力劳动者、青壮年,主要把握主证、病机即可。

本案脉浮、偶有发热、耳痛、颈僵......同经方葛根汤之“项背强、脉浮、无汗、头面痛、体质壮”之主证、病机一致,当选用。日本汉方也常将葛根汤用于“疼痛性疾患、炎症性疾患(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

三位教授的医案值得反复学习思考,根据病人具体病症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案,才是对症下药的根本。

脉景学习时刻:

刘明翰博士(脉景金牌讲师)

经方大师黄煌教授嫡传弟子,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温馨小提示:

最新最全脉景使用攻略(点击获取)

舌苔对照表医学版(点击获取)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jbby/116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