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在3岁之前,70%的婴儿患有中耳炎,99%是由感冒所致。如果孩子得了中耳炎,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发展成慢性。如果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就会造成孩子的听力受损,从而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成长。因此,父母如何预防儿童的中耳炎? 孩子感冒后容易得中耳炎,如果孩子感冒,要及时治疗,同时要做好平时的保健工作,避免孩子感染中耳炎。 1、缓解鼻塞、流鼻涕、通气 婴幼儿的咽鼓管还没有完全发育,如果孩子感冒流鼻涕,那么就会有细菌和分泌物通过这条管道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导致中耳炎。因此,如果孩子感冒了,鼻涕横流,要及时的帮助孩子缓解鼻塞流鼻涕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鼻腔畅通,呼吸更加顺畅。用吸鼻器能帮你的孩子清除鼻涕,让你的鼻子更干净。另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把婴儿的枕头垫高,这样可以避免鼻腔里的粘液流入咽鼓管。 2、在擤鼻涕的时候,不要用手捂住鼻孔。 当你擤鼻子时,你会把你的鼻子填满,这样你的鼻子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地方。无论是父母帮孩子擤鼻子,还是自己擤鼻涕,都不能用手去捏孩子的两个鼻孔,要用鼻子擤一只,然后擤另一只,这样可以防止鼻涕和细菌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要教会孩子正确地擤鼻子。 如果不正确的哺乳方式,就会造成乳汁流入孩子的咽鼓管,从而引起中耳炎。 母乳喂养的正确体位:抱式哺乳 很多妈妈在白天工作和照顾孩子的时候都很累了,都会选择躺在床上给宝宝喂奶,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加的放松和舒服。但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婴儿的健康。婴儿在喂奶睡觉的过程中,乳汁会通过脸颊流入耳道,引起耳部炎症。因此,宝妈在喂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宝宝抱起来,同时注意不要让宝宝的头太低,等宝宝喝完奶,再用手轻轻地拍打宝宝的后背,直到奶嗝被打出来。 人工哺乳时要注意哺乳的体位 人工喂食时,要注意哺乳,避免乳汁呛到咽鼓管,以免引起中耳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jbby/125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