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天气一天热过一天 相信大家都真切感受到了 什么叫做出门一分钟,流汗三小时 这种天气下 有多少人回家后第一件事是洗头洗澡? 舒适的水温伴随着花洒流出 洗去一身粘腻,洗去一天的疲惫 不过大家洗漱时千万要当心 谨防耳朵进水! 因为这样真的很!危!险! 洗头时耳朵进水 广东一女子一年后险些丧命 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家住江门的王红(化名)今年48岁。据她的丈夫田军(化名)回忆,王红在两三岁的时候,右耳就曾因中耳炎而导致鼓囊穿孔。 而在一年多前,王红在一次洗头后耳朵进水没及时处理,出现耳朵发痒、发热还有耳鸣的状况。 不过由于对正常生活没有过多影响,她便没有继续留意。 “大概是从去年6月份开始,她的右耳就开始流脓。”田军说。最终,医院被确诊为化脓性中耳炎,用消炎药和滴耳液进行治疗两次后,流脓的症状逐渐好转。 然而3月底,一向身体健硕的她突发头痛呕吐,医院被确诊为脑脓肿,但保守治疗半个月后,王红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还逐渐加重。 “医院,又治疗了半个月,还是没有好转。”田军说。为寻求进一步的治疗,4月下旬,王红在家属的陪同下,辗转医院。 该院接诊的神经外二科副主任林涛仔细对比患者3月底和4月上旬两次核磁共振检查的片子,发现病灶明显增大,说明脓肿在不断增加。 “考虑是耳源性脑脓肿,且脓肿不断增加,可随时造成颅内大面积感染,引起昏迷和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林涛介绍。 完善相关检查后 医生进行了紧急的手术治疗 目前,王红已平安出院 医生提醒: 中耳炎不是小病切记及时就医 林涛介绍 中耳炎引发脑脓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因为中耳炎容易导致鼓膜穿孔,一旦进水、感冒或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可以通过穿孔“长驱直入”直达中耳腔,引发感染。 “中耳和大脑是‘楼上楼下’的关系,一旦炎症严重,就会破坏中耳乳突及颅底的骨质,细菌便可沿着破损的颅底骨质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感染性并发症。” 中耳炎的发病率较高,容易被忽视。林涛强调,如果得了中耳炎,尤其是化脓性中耳炎,千万要尽早治疗。 王女士的经历 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健康 遇到不适情况 医院检查! 看似平常的耳朵进水 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麻烦 今天 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耳朵进水 1耳朵为什么会进水 有很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水困在耳朵里,例如外耳道狭窄,而外耳道本身为S型,水更容易卡在狭窄的S型耳道里。 再比如进入耳朵里的水被耳朵里的某些东西困住,这种东西可能是过量的耳垢或其他异物。 2耳朵进水的危害 耳朵进水之后,会出现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让人十分不舒服。 为了尽快把水排出来,有人就不顾卫生,直接用不洁的工具如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做对于天生娇弱的耳朵来说,很容易损伤耳朵和鼓膜,引发外耳道炎、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长期的中耳炎反反复复发作严重者可引起鼓膜穿孔,胆脂瘤性中耳炎等耳朵疾病。它不仅会影响听力健康,严重的还会造成脑膜炎、脑脓肿,甚至威胁生命。 那如何判断 自己的耳朵有没有进水呢? 先看看你是否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3哪些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通常来说,经常或长时间待在水里玩耍的孩子或游泳的成年人发生这种情况的风险更大。 当然,只要是在水里耍,都有可能耳朵进水,例如有时一头扎在水里,有时头部各种转动。 4水进到耳朵里到底要不要紧? 这就要看情况了。 大多数时候,进到耳朵里的水会自行流出来,因为我们的耳朵会分泌一种蜡质,称为耵聍,它能起到一定的防水、防御作用。 但是,有时候,如果水没有流出来,水又比较脏,外耳道内的潮湿、划伤或擦伤,或过敏的皮肤状况,这些都会为细菌提供有利的繁殖环境,从而引发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初始症状可能比较轻微,例如耳道内发痒和发红,轻微耳痛不适,耳道内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 如果出现了如上这些症状,医院看医生。 当然 如果没有如上症状 但是感觉水困在耳朵里好几天 甚至好几天出不来 也建议尽早找医生帮忙 5如何预防水进耳朵? 如果你想在水上活动时防止水进入耳朵,建议可以佩戴游泳耳塞。 游泳耳塞不同于泡沫耳塞,通常是可以根据你的耳朵定制,且可以清洗和重复使用。 6耳朵里进水了怎么办? 千万不要往耳道里插入诸如棉签、手指等来“掏水”,因为这样掏很有可能把耳道里的耵聍或异物往耳道深处推。 如此,一来可能刺破鼓膜带来听力损伤,二来可能刮掉外耳道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为细菌提供有利生长环境。 这里罗列几个 把水排出耳朵的小技巧 把头转向进水的耳朵,并用手轻轻拉动耳垂。通过打哈欠或嚼口香糖来活动下巴,并把头倒向进水的耳朵。把头倒向进水的耳朵,并将耳朵放在毛巾上几分钟。用手掌紧紧盖住进水的耳朵,轻轻向前、向后推动耳朵以产生一定的吸力,同时把头倒向进水的耳朵。吹风机设置为低温、小风档,对着耳朵吹,将热空气吹入耳道。使用过氧化氢滴耳液,大多数药店都有售。使用前提是没有耳部感染或鼓膜穿孔。如果上面这些小技巧都不起作用 或者你有耳痛、发烧 建议立即看医生 资料:信息时报、医院、医院等 编辑:尉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jbby/130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