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分享 利用图像配准观察青光眼视神经形态损害的改变 病历来源:医院诊断病历,由医院徐亮院长及李建军主任指导,至真医疗整理提供 患者病历 性别:女 年龄:60 视力:1.2/1.0 主诉:双眼间断胀痛半年 病史:既往最高眼压右27mmHg,左眼47mmHg 检查:双眼外眼未见明显异常,周边前房深度1/4CT,瞳孔3mm,角膜透明。眼底:右眼盘沿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LF)正常;左眼上下方盘沿变窄,及RNLF缺损(RNLFD)。 诊断: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年初诊眼底图 .03月初诊诊断为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1.2/1.0眼压26.8/26.7mmHg。双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联合局部药物治疗。 年随诊 .12月,双眼LPI1年复诊,视力1.2/0.6眼压17.3/18mmHg;双眼外眼未见明显异常,前房浅,周边前房1/4CT,虹膜孔通畅,瞳孔3mm,角膜透明。眼底同前 图像配准监测眼底变化:与初诊图像对比,右眼视杯稍扩大;左眼视杯明显扩大+RNFLD范围扩大; 处理:继续用局部将眼压药物 年随诊 视力:1.2/0.9 眼压:14.3/16.2mmHg .12-.3右眼视杯稍扩大;左眼视杯稍扩大+RNFLD范围稍扩大 年随诊 视力:0.6/0.7 眼压:14.1/16.1mmHg .4-.9双眼视杯无变化。 患者眼压监控 患者历年随诊记录眼压,手术后眼压恢复较好,一直相对稳定 图像配准应用 利用图像配准可以很方便、直观地帮助医生观察青光眼视神经形态损害的改变情况。青光眼视神经形态损害变化的主要形式包括:1、视杯进行性局部与总体扩大; 2、盘沿进行性局部与总体缩窄; 3、RNFLD进行性增宽、增重; 4、视盘线状出血的出现及消失,以及与之相关的RNFLD的变化; 5、视盘及视网膜血管的位置、管径、颜色变化; 6、盘周萎缩弧的加重(范围、宽度、颜色); 7、视网膜血管直径及走向的变化 8、降眼压前后视杯、盘沿及视盘与视网膜血管、黄斑区的改变等; 9、与非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行鉴别的盘沿颜色以及后极部视网膜的其他改变。 经验总结 1、眼底像配准是监测早、中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变化的基本、首选方法 2、眼底像配准是检测视盘线状出血、盘周萎缩弧变化、盘沿颜色改变的敏感方法,SD-OCT等定量仪器不能取代之 特别鸣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医院副院长徐亮院长 北京医院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情报室主任李建军主任 感谢两位老师提供的疾病案例及指导 免费试用 至真眼科影像助手,辅助医生高效、准确地进行影像诊断。现开放个免费试用名额!欢迎各位医生留言与我们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申请试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jbby/32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