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慢性肾病病人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因此,早期化验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到早期检查,关键就是要坚持每年定期筛查,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 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根据病情);如果已经有某些症状,则医院做较全面的检查。 我院一患者描述:“发现得这病两腿、脚踝有点肿,当时自己还在上班呢,有次无意间坐下来休息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脚踝那有点感觉像肿着一样,就按了下,按一下发现有深窝,再按下腿那也有点,就问旁边的一起上班的,我问他们有没有这样的,他们说没有,医院查查,最后就查出来我身上得这病了。” 这位患者就是注重自己的身体,早发现自己身体出现的问题,去医院早做了检查。 “三分治疗,七分养”对肾病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使用药物 目前治疗肾病公认的西药只有几种,如激素、环磷酰胺等,这些药也只对部分肾病有效。但一定选择好合适的时机、把握好适应证,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把风险控制在最小。中药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确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但也不可能“根治”所有的患者。同时某些西药和中药也可能存在一定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时需肾病专科医生指导。不少肾病患者相信“秘方”、“偏方”,但这些“秘方”,“偏方”的疗效是值得怀疑的。目前,肾病患者滥用药物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标榜“纯天然”、“秘方”治肾医疗广告随处可见。其实,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患者若使用不当或跟着广告用药,可能会对肾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导致病情加重。对于各种新药和特效药,患者更要冷静观察,不可盲从。 2.作好“持久战”的准备 对于多数肾病患者来说,治疗和调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必须百倍地呵护自己的肾脏,避免使用过多的药物,尤其是有毒性的药物。医院肾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的使用药物,并明确治疗的方案、疗程的长短、复查的时间。一般不建议来回地更换医生,找到你信任的医生,并配合积极治疗,长期治疗,这就是所谓的“医缘“。现在各种媒体宣传很多,有些医生把自己标榜成”名医“,俨然象个”菩萨“,实则多是自我吹嘘炒作。我认为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措施,但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 3.注意调整心态 古人云:“上药三品,精气神“。患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幸的,心理调理对包括肾病在内的各种慢性疾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临床表明,使用安慰剂治疗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这说明心理调整可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相反,如果患者每日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则有可能加速患者病情的恶化。不少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患者,一旦精神崩溃,病情就迅速恶化。因此,战胜疾病的法宝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对于慢性肾脏疾病,心态的调理也同样重要,中医认为”恐伤肾“,肾病患者如果长期处于担心和恐惧之中,对于肾病的调养十分不利。 4.运动与休息 生命在于运动。保持适度运动对疾病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肾脏病患者如何确定运动量和运动形式,则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肾脏病患者确定不同的运动量,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减少运动量;如果肾功能正常,且形体肥胖的患者可以增加运动量,每天保持2~3小时的有氧运动,运动形式可以是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登山等。同时,我建议,肾功能正常或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只是注意别太疲劳即可。长期休息,甚至卧床休息可以产生“逸病”,所谓“久卧伤气”,对肾病恢复没有好处。通过工作和学习,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也是对心情调整的一种方式。 5.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强调药物治疗要把握好一定的度,过犹不及。同时注意饮食养调,才能促进身体的康复。 饮食调养在肾脏病的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肾脏病的疗效和预后。饮食调养指肾脏病患者究竟应该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就是强调饮食的均衡性,五谷杂粮(包括豆类)是饮食的基础,对于肾脏病患者也是这样,其次补充一些水果、蔬菜、肉蛋类。对于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正常,不必对饮食限制过于严格,甚至偏食,这样可导致营养不良。 对于肾脏病患者,首先掌握好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左右,少年儿童可适度增加,可食用豆类、乳类、蛋类等食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无鳞鱼,不建议肾病患者吃“蛋白粉”。目前我们很多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营养过剩,包括过多摄入蛋白质,这无形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因为肾脏就是人体的“污水处理厂”,一旦“废物”过多,超过了肾脏的处理能力,必然导致肾脏的损伤。因此,肾脏病患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B及C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类等。伴有高血压者给低盐饮食。伴有高脂血症者,须限制膳食中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含量。 病例姜某某,女,53岁,15年前因双下肢水肿,晨轻幕重,按之凹陷劳累活动后明显加重,就诊于“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出院后规律服用药物。7年前复查就诊于“医院”发现血肌酐升高,尿蛋白3(+),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期间口服中药及灌肠治疗5个月,血肌酐下降不明显,随之实验室化验血肌酐逐年上升。 近期因复查化验结果各项指标上升明显,并出现乏力,饮食欠佳,尿中泡沫增多,双下肢微肿胀,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症状 乏力; 饮食欠佳; 尿中泡沫增多; 双下肢微肿胀; 辅助检查 尿蛋白:2(+); 尿素:52.8mmol/L; 肌酐:.00umol/L; 尿酸:.00umol/L; 尿潜血2(+); 24h尿蛋白定量:.6mg/24h; 初步诊断 慢性肾脏病5期; 肾性贫血; 高血压(2级极高危); 子宫切除术后; 治疗及效果 入院医院肾病科专家许冬梅院长给予指导对症治疗,并配合我院独有的营养支持治疗,医院中医科专家赵飞主任开中药、针灸等继续对症治疗。 治疗1月后: 肌酐由.00umol/L降到umol/L,下降了umol/L 尿蛋白由2(+)降到1(+),下降了1(+); 24h尿蛋白定量由.6mg/24h降到.3mg/24h,下降了.3mg/24h; 尿潜血由2(+)降到了(-),(阴性); 患者描述:“医院是因为我自己去复查自己的身体:发现肌酐一直很高,以前得病的时候有时候高,但是没有这么高,复查了几次还是这样,两腿有的时候还是有点虚(肿),但是不是说的特别严重,发现得这病两腿就有时候有点肿,当时自己还在上班呢,有次无意间坐下来休息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脚踝那有点感觉像肿着一样,就按了下,按一下发现有深窝,再按下腿那也有点,就问旁边的一起上班的,我问他们有没有这样的,他们说没有,医院查查,最后就查出来我身上得这病了,查出来后就一直都挺稳定了,就这半年肌酐就是降不下去了,吃饭什么的都还可以,现在感觉两腿肿有时还会有,肌酐是比刚来的时候降下来点了,我发现只要自己生气、走路多的时候肌酐就是会高点,吃饭什么的一直都很好,医院的时候,血压很高,现在血压也控制的很好了,上厕所的时候尿里的泡沫看上去也比以前少了,感觉浑身上下都挺好的,身上也有劲,经常出去走走逛逛。” 赞赏 长按首都老牌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规范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