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月29日,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包括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1款重组蛋白疫苗。全国累计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突破1亿剂次。 同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针对既往感染者何时能接种新冠疫苗、18岁以下人群及孕期女性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鉴于许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于是否需要接种新冠疫苗这一点依然存在疑虑,结合官方指南,我们来谈一谈强直患者与新冠疫苗相关问题的一点个人看法。 我国目前采用的新冠病毒疫苗种类及如何接种? (一)灭活疫苗(Vero)细胞 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 原理: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间隔: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二)腺病毒载体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 原理: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间隔:接种1剂。 (三)重组亚单位疫苗(CHO细胞)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 原理: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间隔: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上述三种疫苗均推荐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人群有哪些?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老人和孩子可以接种吗? 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吗?接种后发现怀孕怎么办?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 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慢性病人群和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可以接种吗? 这两种人群皆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建议接种。 其中——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可以同时伴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辅助检查可见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指标明显升高,处于这一状态下的强直患者还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地区,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先控制病情稳定,暂缓接种。 免疫功能缺陷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因此建议接种灭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还要接种吗?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能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不同疫苗可以相互替换吗?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打完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能保护多久? 单针疫苗大约两周后,可产生较好免疫效果,双针疫苗接种第一剂次后,间隔至少14天接种第二剂次,再经大约两周后产生较好免疫效果。 根据目前的监测,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保护抗体,抗体在6个月以上仍能维持较高水平。在去年3月最早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的人身上,接种9个月后抗体仍有一定水平,后续会继续加强监测以作确认。 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 打了疫苗还需要测核酸、戴口罩吗?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少数人接种后,可能会不产生保护力。 所以,在我国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水平之前,还是建议要戴口罩、勤洗手,做足个人防护,必要时配合相关部门检测核酸,不能仅仅只依靠新冠病毒疫苗。 正在使用生物制剂等药物的强直患者能接种吗?前后是否要停药? 年3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了风湿病和肌肉骨骼疾病(RMD)患者接种COVID-19(新冠状病毒)疫苗的指南,对治疗常见药物进行分类。但由于缺乏数据及直接证据,需要根据已发表的其他疫苗文献进行推断,因此,证据的质量较低,以下表格仅作为临时参考,建议强直患者还是提前咨询专科医生,规划治疗时机。 表1:RMD患者COVID-19疫苗接种相关的免疫调节治疗药物和时间指南* 注:*“暂停”治疗的指导是基于患者的疾病控制充分,允许暂时中断的假设;如果不是,应根据所涉及的情况具体确定决策。IL-6R=sarilumab;托珠单抗;IL-1R=anakinra,canakinumab;IL-17=ixekizumab,secukinumab;IL-12/23=ustekinumab;IL-23=guselkumab,rizankizumab;JAKi=baricitinib,tofacitinib,upadacitinib 综上所述, 对于18岁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果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建议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可选择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对于18岁以下的强直患者,即使病情稳定,也不建议接种疫苗。 如果有妊娠需求,接种前后怀孕的都可以维持妊娠,做好孕检和随访,哺乳期的无需改变母乳喂养。 存在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在选择疫苗的类型上需要谨慎,接种后也可能存在效果欠佳的情况。 即使有接种了疫苗的强直患者,依然要注意自身防护,戴口罩、勤消毒。 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向医生报告自身状况,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参考资料: [1]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 [2]CurtisJR,JohnsonSR,AnthonyDD.etal.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GuidanceforCOVID-19VaccinationinPatientswithRheumaticandMusculoskeletalDiseases-Version1.ArthritisRheumatol,,Mar17. 来源:强直百科 强直AS之家交流群 添加强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