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看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9620.html 教学目标: 1.简述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 2.概述伴性遗传概念,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 3.基于伴性遗传概念及遗传图解,通过演绎推理,分析人类伴性遗传实例,归纳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发展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分析人类伴性遗传实例,归纳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发展科学思维。 教学难点: 分析人类伴性遗传实例,归纳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发展科学思维。 教学环节 引入新课 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片,识别图中的文字或形状。 讲解: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据调查,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设问:为什么红绿色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呢? 设置意图 引入与性别相关的性状遗传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学习 一、性染色体与性别 展示图片和文字,介绍科学史相关资料:X染色体、Y染色体的发现,XO型、XY型性别决定的发现、ZW型性别决定的发现。简要介绍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类型。 二、伴性遗传 1.概念 决定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2.人类伴性遗传实例分析 (1)红绿色盲 展示系谱图,讨论以下问题: 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你的依据是什么? 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你的依据是什么? 2分析图中特定个体的基因型. 总结伴X染色体遗传的遗传特点: 2男性的隐性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2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列出所有婚配方式,通过遗传图解分析,为什么患者男性远多于女性。 2教师展示两种婚配情况:女性正常X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X男性正常。 2引导学生分析另两种情况,教师再讲解:女性携带者X男性色盲、女性色盲X男性正常。 2汇总分析,哪些婚配方式使得男性发病概率高于女性。 展示图片,介绍疾病。 告知遗传方式,让学生列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各种情况,写出所有可能的婚配方式,计算每种情况下的后代发病概率,分析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2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的病症较轻。 展示图片,介绍疾病。 告知遗传方式,让学生列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各种情况,分析伴Y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只会在男性中表现,父传儿、儿传孙。 小结提升 由于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这些基因的遗传就表现出了与性别相关联的特点。 设置意图 提供科学史料,让学生认识到性别和性染色体的相关性。将特殊性状和特定染色体相联系。 根据研究事实得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通过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善于发现问题、执着地寻求答案是多么重要。 通过介绍交通安全信号灯的设置,让有色盲症的学生感受到社会关爱,倡导人文关怀的社会责任。 通过系谱图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的遗传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找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发展学生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 教师演示如何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让学生分析两种,展示图解的规范性,并为学生思考问题留出空间,让学生不断熟悉这种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Y遗传的特点,发展学生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 相关推荐 2.3伴性遗传(1) 2.3伴性遗传(1) 15.高等植物的伴性遗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jbyf/115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