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正是耳鼻喉疾病的高发季。在医院的门诊,很多小朋友因耳朵疼痛前来就诊,有的孩子疼得“哇哇”直哭。 医生检查耳内镜一看,鼓膜充血严重,鼓室还有积液——这就是急性中耳炎。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申玲介绍,患儿一般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以夜间耳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但听力不受影响,在疾病发作初期要积极治疗,部分治疗不及时的病人可导致鼓膜穿孔引起患耳流脓及听力下降。 急性中耳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好发于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经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急性中耳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耳痛、耳闷,如果化脓并伴鼓膜穿孔,还会出现耳道流脓。 小朋友感冒了,鼻咽部的炎症怎么会跑到耳朵里呢? 这就要说说咽鼓管这个罪魁祸首了。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中耳鼓室的管腔结构,主要作用是平衡中耳的内外气压,还可以防止中耳逆行感染。但是当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时候,鼻咽部的炎症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就会引起中耳炎。 小朋友为什么更容易中招呢?那是因为婴幼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所以细菌更容易侵入。有时候,侧卧给小宝宝哺乳时,乳汁及胃内容物也会逆流至中耳。 生活中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 了解正确的擤鼻涕方式(避免两侧鼻孔同时擤鼻)。 控制治疗鼻部炎症,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 有鼓膜穿孔或鼓室内置管者,避免耳内进水。 小朋友得了急性中耳炎,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清楚后,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生病期间,爸爸妈妈不要焦虑,急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一定周期,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是关键!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供稿:融媒体部 责任编辑:袁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jbyf/140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