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的疾病,因此在鼻炎的治疗过程中,不少患者会不慎踏入鼻炎的治疗误区,导致鼻炎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那么,哪些鼻炎的治疗误区导致鼻炎治疗效果不理想? 误区一:过敏性鼻炎是小病,治不治无所谓过敏性鼻炎初期症状并不是很严重,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难受而已,过后就和正常人一样并不影响日常生活,治不治无所谓。但是过敏性鼻炎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诱发成鼻窦炎、鼻息肉,最终还会导致中耳炎、哮喘等其他疾病。 正确的做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有研究表明,若能在过敏性鼻炎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就会延长过敏性鼻炎的复发时间,症状也会减轻,根治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误区二:打喷嚏,流鼻涕,自己诊断为“感冒”,狂吃感冒药!因为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就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与感冒十分相似,所以很多人在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感冒了。然后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结果导致病程迁延,在得病很多年后才得到明确诊断。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都伴随有鼻子发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但只要细细分辨,两者还是可以区分的。 第一,感冒一般还伴有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浑身无力等,而过敏性鼻炎则没有,且过敏性鼻炎症状一般在早上表现得最明显。 第二,感冒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好转病愈,而过敏性鼻炎通常病程较长,可以反复迁延。 误区三:一场手术就可以解决鼻炎?切勿以偏概全!鼻炎其实分很多种,应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加以诊治。而手术治疗,不仅创伤大,而且由于无法根治过敏体质,容易复发。因此除非患者有明显鼻腔结构的改变,比如鼻息肉并发症等,手术并不是治疗首选。 患者要知道引起鼻炎最根本的原因是过敏原的持续存在,虽然术后症状很快消失,但不代表炎症被完全扑灭,鼻粘膜还是处于“最轻持续炎症状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加重。 并且鼻甲如果切除过多,会导致空鼻症现象。限于医学技术的发展,空鼻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误区四:过早停药这种现象最为普遍,特别是对于使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担心激素有副作用,只要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从而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越来越严重。实际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激素都是鼻吸入激素,这些激素是以微克计的,并且只会作用于鼻黏膜上,很少会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所以安全性较高,没必要过分担心。 建议: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时持续治疗1-2个月,个别患者需要治疗半年;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应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不要立即停药,而是继续用药2周左右;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最好还是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误区五:过敏性鼻炎不遗传其实过敏性鼻炎是可以遗传的,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子女有百分之七十的概率会是过敏体质。如果母亲是过敏体质,子女的概率是百分之五十。如果是父亲有过敏体质,子女有百分之三十的概率。过敏体质不单单表现在鼻炎上,其他方面也有可能发生,例如食物过敏。一般遗传的过敏性鼻炎,恢复的难度会略大一点。还有就是不同年龄,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过敏反应。 治疗鼻炎,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对于鼻腔健康我们一定要防患+缓解+坚持治疗。本文所用文字及图片均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