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癌拿不到赔偿告诉你重疾险的3个真相

时间:2021/6/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导读:重疾险并不能保所有大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规定,除包括25种重大疾病外,各家公司会自行增加一些病种,一般都达到30种以上。

在广州做生意的福建人王先生又伤心又恼怒,他儿子小哲今年15岁,不幸查出肝癌晚期,本以为这是重大疾病,想找所购买重疾险的保险公司索赔,不料对方拒赔,原因是“只有进行肝脏移植才可以理赔”,而现实是,小哲不具备移植的条件。

上述险企的拒赔是否符合规定?保险理赔过程中能不能讲人道主义?DM理财帮你解析。

  

真相1:重疾险并不能保所有大病

  

平安人寿、中国人寿等多家寿险公司的理财顾问告诉DM理财,虽然每个消费者对“大病”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保险对“重大疾病”是有明确的界定的。这个标准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规定,除包括25种重大疾病外,各家公司会自行增加一些病种,一般都达到30种以上。

  

DM理财查阅《规范》,与肝脏有关的条款包括“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和“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而案例中的“肝癌晚期”并不在其中,所以太平洋保险的拒赔也是有依据的。案例中,太平洋保险表示“可以通融,适度理赔”,是出于道义上的赔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赔偿。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常见的“慢性乙型肝炎”也不在其中,“乙肝”发展多年严重的时候,可能发展为慢性衰竭的非代偿期,但大多数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还达不到肝衰竭的程度,所以想拿保险赔偿也不容易。

  

真相2:双胞胎或自体重大器官移植免赔

  

关于重大疾病的定义和理赔条件,年8月1日颁布的《规范》并不是对消费者都有利。

  

比如,《新规范》对于“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规定说必须是“实施了肾脏、肝脏、心脏或肺脏的异体移植手术”。医学上的“异体”,指同种异基因,区别于同种同基因(如双胞胎)以及自体(自身),若按照《新规范》,双胞胎之间的重大器官移植,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如近年比较流行的用自身保留“脐血”治疗法),就不能享受理赔。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范》甚至没有原来的条款人性化。

  

真相3:重疾不再由保险公司规定

  

当然,《新规范》也有对消费者有利的条款,比如关于重大疾病的诊断。

  

旧条款规定,“疾病必须经由保险公司认可的神经专科医生确诊”、“本病的诊断必须由保险公司认可的免疫科、风湿科或肾内科主任级医师作出”,医院方面“动了手脚”,就很容易达到免赔的条件。

  

而《新规范》规定,应当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同时规定专科医生必须同时满足四项资格条件,即拥有有效的《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职称证书》,并且医院的相应科室从事临床工作三年以上。

  

同时,《新规范》中有关疾病判断的定义也更宽泛。比如关于“恶性肿瘤”的检验依据,《新规范》说“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这个说法比较模糊,对投保者有利。而原来部分保险公司规定“任何组织涂片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不作为病理证据”,条件比较苛刻。

来源:理财周刊

香港友邦AIA最特別之處:癌,只需要查出來了,憑著醫生醫院的診斷單,就可以索賠重大疾病,和其他公司最大的區別也在這裡,很多公司會要求癌到了第三期、轉移、手術後等才能索賠,而我們,只需要在查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馬上索賠,讓你能最快的拿到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ldfm.com/lcbx/98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