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脚得“脚气”是正常的! 可你听说过 耳朵里得“脚气”的吗? 小健健的第一反应是: “amazing”!!! 真实案例: 湖南长沙的王女士(化姓),今年50岁,是一名“资深”的采耳爱好者,平时没事她经常光顾各个采耳店,总感觉耳朵不掏就会很脏一样…… 直到半年前她突然感觉左边的耳道很痒,但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想到越来越痒,甚至还有疼痛感,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耳内镜检查才发现了问题原来王女士的耳道长满霉菌堵塞了外耳道,王女士对此表示很疑惑! 霉菌不是都长在脚上吗,怎么就跑到耳朵里面来了? 医生表示:她的情况属于真菌性外耳道炎,而不专业的掏耳朵会增加真菌感染的几率。 耳朵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 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接下来再讲一个悲伤的真实故事:小健健身边一位90后在4年前的某一天睡醒有一边耳朵听。。。不。。。见。。了当时以为上火没太上心3医院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但医生遗憾的说,错过了“72小时黄金抢救期”!在医院做了两周的治疗加上后续针灸和中药调理现在也还是轻度耳聋。郑重提醒:若出现耳鸣、耳堵、耳痛、耳闷及听力下降等症状,要马上到耳鼻喉科就诊,千万千万不能拖!!! 日常做好这几点保护耳朵健康一起来听听医生怎么说~1.远离噪音 酒吧、放爆竹、演唱会现场、KTV等场所因为较大的噪声可引起噪声性耳聋;戴耳塞听歌,尤其在户外,会不自觉把声音调大,引起噪声性耳聋,影响听力健康。 2.注意用耳卫生,防止污水入耳 外耳道是一个细长的通道,异物或者污水进入外耳道,容易出现外耳道炎甚至中耳炎。 已经使用助听器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清洁助听器,保持卫生,避免耳道感染。 3.戒除掏耳朵的习惯 掏耳不慎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容易诱发感染。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一些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有耳毒性,有导致听力下降的风险。 5.避免外伤 运动时要注意安全,更不可击打耳部,容易引起鼓膜损伤。 6.避时邪,畅情志,注意饮食睡眠 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感冒容易引发中耳炎,影响听力健康。 突发性耳聋是常见耳科急症,研究表明与情绪、饮食、睡眠有密切关系。注意保持舒畅的情绪,清淡的饮食以及优质睡眠。 7.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定期检测听力 定期体检,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血管类疾病、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引起听力下降; 鼻腔因咽鼓管与耳部相通,鼻炎也会诱发中耳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定期检查听力,帮助了解听力健康。 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表示:聆听美妙的声音可以让我们的心情舒畅,生活更加美好。 常见耳鸣、耳闷堵感等可用鸣天鼓进行耳部保健;中医药治疗耳部疾病具有优势,除常见的中药针灸等治疗以外,还有针刺蝶腭神经节、耳穴压豆、学位贴敷、中药熏洗等特色治疗。 明日电视播出预告 敬请收看广东公共 来源:医院耳鼻咽喉科胡镇、杨龙、刘元献、掌上长沙;图:摄图网 编辑 李林晓 喜欢我们记得点
|